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中國礦業學院(天津)成立的煤的精選(選煤)專業。1960年成立北京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,1964年煤綜合利用系撤消并入礦山機械工程系,1980年恢複中國礦業學院煤綜合利用系,1997年更名為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,2000年7月成立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。
學院現設有5個系(資源與環境工程系、化工系、應用化學系、過程工程系、能源化工系)和1個實驗中心(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實驗中心)。依托學科建設有國家煤加工與潔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煤炭潔淨加工與高效轉化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、礦業工程(礦物加工工程)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、煤炭加工與高效潔淨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、國家環境保護清潔煤炭與礦區生态恢複工程技術中心、江蘇省資源清潔低碳加工利用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、江蘇省煤加工與潔淨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江蘇省碳資源精細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平台。
學院現設有礦物加工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能源化學工程、應用化學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5個本科專業。礦物加工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應用化學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四個專業分别入選“雙萬計劃”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。礦物加工工程、化學工程與工藝、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先後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。
學院現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,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、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、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。礦物加工工程學科為國家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”和“世界一流學科建設”的重點建設學科。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為江蘇省優勢學科、江蘇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學科。化學學科為校重點學科,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前1%。
學院現有在校學生2335人,其中本科生1410人,研究生925人(其中博士生209人,碩士生716人)。學院現有教職工172人,專任教師137人,博士後10人,教授38人,副教授52人。學院先後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,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,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特聘教授3人,國家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3人,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,國家級模範教師1人,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,教育部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青年學者2人,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青年拔尖人才4人,以及省部級人才稱号者60餘人次。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、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、全國“黃大年”式教師團隊1個,逐步形成了一支職稱結構、學曆結構與學緣結構合理,具有很強實力與創新意識的高水平師資隊伍。學院與美國、德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日本等國家的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。
學院未來發展定位與目标:圍繞學校創建能源資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标,以國家“雙一流”學科建設為契機,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站位,以研究型學院建設為定位,面向能源資源清潔高效利用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,堅持以人為本、鞏固優勢、深化特色、充實内涵,跟蹤引領學科前沿,立足高質量發展,構築能源資源加工轉化與低碳利用為特色的學科群,形成以工為主、理工結合的多學科融合發展的專業格局,培養高素質、複合型、創新型人才,早日把學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、特色鮮明的研究型學院。
(2024年10月更新)
聯系電話 (Tel):0086-516-83591059
E-Mail: scet@cumt.edu.cn
傳真 (Fax):0086-516-83591059
版權所有: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- 伟德官网手机版地址:江蘇省徐州市大學路1号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南湖校區 郵編:221116蘇ICP備05007141号